您好,欢迎来到四川省艺术研究院官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科研 >> 资讯
科研
资讯

艺术小课堂|羌族民间传统舞蹈之萨朗篇

作者:科研办(宣传科)发布时间:2023-01-31 17:05:00

编者按:聚居在四川地区的羌族,是古代羌支中保留了“羌”的族称且传统文化最浓郁厚重的一支,在其漫长的历史演进与发展过程中,较为完好地保存了绚丽多姿、地域特色鲜明的民间传统舞蹈。传统舞蹈在羌族人民的文化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凡是传统节日、迎送宾客、祈福禳灾、祭祀鬼神、婚丧礼仪等日常生活场景中,舞蹈的身影从未缺席。基于四川省艺术研究院“十四五”时期规划项目《四川舞蹈—羌族卷》,推出羌族民间传统舞蹈小课堂,带大家通过舞蹈来了解羌族绚烂多彩的民族文化。

1.jpg

一、什么是萨朗?

“萨朗”,北部方言区词汇,羌语意为“唱起来、跳起来”。该舞种于1980年代主要流传于茂县、黑水县等地区,以茂县的赤不苏镇、沙坝镇、叠溪镇较场村等地最为盛行。21世纪后盛行于羌族聚居区全域,成为活跃度最高的舞种之一。2009年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萨朗被列入第二批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二、什么场景会跳萨朗?

2.png

萨朗是羌族人民每逢传统民族节日、欢庆丰收、重大聚会和婚丧嫁娶时表演的传统舞蹈,在羌族人民的日常生活中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萨朗在大多数民俗活动场景中都有所呈现,如“木吉珠”(婚俗活动)、“纳萨”(丧葬礼仪)、“尔玛吉”(羌年)、“古尔果”(祭山会)等。不同民俗活动中的萨朗需配合其活动程序的规约来进行。

3.png

三、萨朗动律的特点?

萨朗风格特点的形成,既妥古羌文化遗存因素的影响,又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人们生活环境和生产方式的影响。过去羌族人民长期居住在山区,生产生活物资的运输主要依靠人力背运,上肢活动受到一定限制,在舞蹈中就体现为手部变化较少,腿部动作丰富,因此萨朗有着极为丰富的脚下动作,步伐变换灵活敏捷,各种舞步的变换都以腿部松弛和自然弯曲的状态为基础。

四、萨朗音乐的特点?

萨朗的音乐无乐器伴奏,以歌伴舞。舞曲曲体短小,普遍为上、下句结构。舞曲和舞蹈的配合还表现在每一个乐句唱完后,总要进行一次反复,形成一种首尾呼应的效果。由于羌族无文字,舞蹈歌曲亦为代代口传,歌词中虚词和单句重复较多,并且参杂了不少的古羌语,现已无法准确释出其词意。

6.png

五、萨朗服饰的特点?

男舞者头缠宽约40厘米、长约3米的白布或黑布头巾,末端掖进头巾与头的间隙内,穿自制麻布大襟长衫、灰色中式长裤,长衫外束黑布腰带,在腰后系结,腰带两端下垂30厘米,扎绣花裹肚荷包,外罩皮面向外的羊皮背心,小腿打本色毪子裹脚,穿绣花云云鞋。

茂县白溪乡、三龙乡的女舞者头戴绣花方头巾,上扎绣花长头巾,戴银耳坠,穿孔雀蓝布大襟长衫、深色中式长裤,长衫外束黑布腰带,在腰后系结,腰带两端下垂约50厘米,穿绣花云云鞋。

茂县赤不苏镇的女舞者头戴黑布瓦状头巾,上盖彩绣带穗方头帕,发辫套银花饰物,戴银耳坠(同白溪、三龙女舞者银耳坠),佩珊瑚珠项链,穿玫瑰红大襟长衫、黑色中式长裤,长衫外束桃红色有穗腰带,带穗下垂约50厘米,带上挂银针线盒,外罩羊皮背心,穿绣花云云鞋。

茂县黑虎镇女舞者扎两根白布长头巾(孝帕),戴圈状耳环,着阴丹蓝布大襟长衫、深蓝色中式长裤,束黑布腰带,在腰后系结,腰带两端下垂约50厘米,外罩羊皮背心,穿绣花云云鞋。

萨朗以每一支舞曲为一个舞段,大多采用舞曲的第一句唱词来为该舞段命名。舞段内容比较丰富,有反映劳动的《任姆任》(推磨歌),有歌颂丰收景象的《撒拉梅梅萨》,有娱乐游戏的《约两弯弯》以及表现男女情爱的《列苏索》等,这些内容都从各个层面反映出羌族的生产方式和传统习俗。

四川省艺术研究院(服务号)

四川艺术新苑
(订阅号)

《四川戏剧》
稿件进度查询

考生报名/成绩查询

黄河文化巡展

川剧艺术博物馆

艺术新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