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 四川省艺术研究院(四川省艺术档案馆)官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科研 >> 资讯
科研
资讯

艺研新闻|喜报!我院新增5项省部级科研项目立项

作者:科研办(宣传科)发布时间:2024-10-31 16:15:15

近日,2024年文化和旅游部文化艺术研究项目、2024年文化和旅游系统青年科研人才扶持计划项目、2024年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24年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学术研究专项立项名单正式下达,四川省艺术研究院新增5项省部级科研项目立项。

微信截图_20241031162319.png

文化和旅游部文化艺术研究项目

项目负责人:徐华威

《当代川剧表演艺术的历史演变与艺术特征研究》将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川剧表演艺术的历史演变和艺术特征差异开展规律性研究,以时间为经,以不同时期的川剧艺术家群体为对象,对当代川剧表演艺术家进行系统分类,从宏观上把握当代川剧表演艺术的演变及特征,为川剧未来的创作和表演提供理论上的指导。


文化和旅游系统

青年科研人才扶持计划项目

项目负责人:陈茜

《藏羌彝走廊民族舞蹈数智化研究与传播》选取藏羌彝走廊四川境内的藏、羌、彝族等作为研究对象,全面了解“藏羌彝走廊民族舞蹈”的舞蹈文化板块构塑和文化认同的基础上归纳总结数智驱动下民族舞蹈文化传播的现状与可行性,通过创作《秘境之舞:藏羌彝走廊民族舞蹈》系列视频及分析视频传播各项数据指标,探讨藏羌彝走廊民族舞蹈数智化研究与传播效果与创新路径。


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项目负责人:谢竹峰

《四川谐剧史研究》精心遴选四川具有显著代表性的数位四川谐剧老艺术家,运用“口述史”研究方法,详尽地记录并保存他们的学艺历程、代表性剧目以及流派传承等内容,深入剖析谐剧艺术发展创新的历史脉络,总结谐剧艺术家成长成才的普遍规律,并汇集他们独特的艺术体验。为谐剧基础理论建设提供鲜活、生动的史料实证,为曲艺事业的整体发展以及曲艺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提供谐剧艺术的历史经验及学理性分析。


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项目负责人:叶子

《藏彝走廊民族舞蹈文化交融与共享研究》以多民族历史文化为参考,对走廊内舞蹈文化进行种类、分布、内容和特征的深层逻辑分析;从民族文化交流互鉴、相互融通的整体脉络出发,重点关注区域内舞蹈所呈现出的跨族群传播,相互借鉴、相互吸收的共享现象。从整体宏观视野重新审视藏彝走廊民族舞蹈文化的多样性、交融性,总结其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和意义。


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

重点研究基地学术研究专项

项目负责人:熊英

《三国文化与四川戏曲曲艺研究》以四川戏曲曲艺辐射区为空间区划,以与三国文化相关的四川戏曲曲艺为研究对象,借用文献学、历史学、艺术学、传播学等理论,研究三国文化与四川戏曲曲艺之间的关系。并通过文献考证、个案分析、比较研究、图表分析等方法,在社会、文化、艺术多元发展的视域中,以点带面,全面、系统、客观地掌握四川戏曲曲艺的动态发展,从而窥探背后蕴含之传统戏曲曲艺的保护与传承、民族文化与国家软实力、中西文化交融互鉴等论题。


此次5个获批省部级立项负责人均为中青年科研人员,反映了我院在项目培育、孵化、辅导等科研工作机制和科研人才梯队建设取得的重大成效。我院将继续聚焦“科研立院、品牌强院、人才兴院”发展理念和“三高地、三平台、四名牌”发展目标,不断拓展新视野、提出新课题、总结新经验,以扎实的理论研究推动艺术创新实践,为推动四川文化艺术事业高质量发展、建设新时代文化强省贡献力量。

四川省艺术研究院(服务号)

四川戏剧杂志
(订阅号)

四川艺术新苑
(订阅号)

期刊投稿

艺术文献数字平台

考生报名/成绩查询

VR线上展厅

四川艺术新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