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综述14|李祥林:乡土美学视野中的谐剧艺术
专家简介
李祥林:四川大学教授,四川省民俗学会副会长,四川省非遗保护协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
授课主题
课程综述
2023年9月7日下午,国家艺术基金2023年度艺术人才培训资助项目《四川谐剧创作与表演人才培训》的第十四讲《乡土美学视野中的谐剧艺术》在四川传媒学院2A10-525开讲。由四川大学教授,四川省民俗学会副会长,四川省非遗保护协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李祥林为学员授课。
李教授首先阐明谐剧是聪明人的艺术,谐剧的“笑”是智慧的“笑”,并告诉大家2023年4月,谐剧列入了第六批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随后详尽讲述了王永梭先生是天才的“谐剧之父”(有良好的审美修养、有开阔的艺术视野、独创“四川谐剧”和“方言诗朗诵”两门艺术);谐剧是乡土文化的产儿,透露着巴蜀乡土的审美灵气,体现着巴蜀文化的创造精神;谐剧之“本色”是假定性艺术;谐剧之“谐”,一是诙谐,一是和谐;谐剧的“笑”,是崇尚本真的聪明人的“笑”;谐剧之“简”是“一人(演员)独演,独演一人(角色)”;谐剧之“灵”是对演员表演的严格要求,也为演员展示才艺提供了自由空间;“女谐剧”的传承。
最后他强调,谐剧精神应该是创作的“平民意识”、叙事的“地域特色”、风格的“喜剧气质”、作品的“时代风貌”和作家、艺术家的“社会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