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评戏|评新编大型川剧《草鞋县令》
撰稿:王娟
四川省艺术研究院文艺评论研究所所长、一级艺术研究
“江山社稷一叶舟,民意汤汤万古流。离微不二把心修,不负天地载魂舟。”由四川艺术职业学院、四川省川剧院演出,查明哲执导,杨椽、雨林编剧,李天鑫作曲,“二度梅”获得者陈智林主演,“梅花奖”得主肖德美、刘谊出演的川剧《草鞋县令》于6月15日在四川大剧院首演。
川剧《草鞋县令》(2022版) 图据四川省川剧院
全剧以什邡水患为主线,通过为山民削去罪籍、施粥赈灾、抵制贿赂正风肃纪、治理水患等情节的贯穿,塑造了清嘉庆年间四川什邡知县纪大奎清正廉洁、担当作为、亲民爱民的“草鞋县令”形象。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基调中,演绎了骨血丰满、受人爱戴的纪大奎,以传统文化之美抒写惟民至上之心。
这部戏虽然讲的廉官的故事,但它并没有只停留在廉官文化的宣教上,而是深入人心、深入人性,对纪大奎为什么会选择惟民至上,为什么会选择做有修为的官,在内心活动和精神追求上做了深入刻画。第五场在吴中隆中箭身亡后,纪大奎唱道:“此事本该我担戴。虽然是前途有障碍,激流勇进是真才。精卫无惧填东海,愚公有恒大山排人生能有几回搏?我把山水重安排。”这是纪大奎在经历挫败后的反思,也表现了他不畏艰险、担当责任的决心和信心。此处台下掌声鼓动,他的担当精神与观众达成了同频共振。第六场中,纪大奎对妻子、雍奴连续几问:“夫人啊,倘若有人以金银财宝向你行贿,你能拒之否?”“雍奴,倘若有人以高官厚禄,锦绣前程向你行贿,你能拒之否?”最后面对观众问出:“如果有人,以功名文名,千秋美名向你们行贿,你们还能拒之否?”这几个“之否”不仅是问石竹娘、问雍奴,问观众,也是他自身内心的叩问。在面对观众问出最后一个问题时,观众席一片静默。我想,这时一定是与观众形成了互动的,观众也在叩问着自己,这就是戏剧效应和共鸣。第七场“载魂之舟”从纱幕上方划过时,纪大奎的心境也随着远方的那一叶小舟驶向彼岸,他叹道:“人生百年,驶向彼岸之时,不能只是一副躯壳。要有灵,有魂,有精,有神,所谓灵魂不灭,实则精神不朽也!”这时的纪大奎在思想人格和精神追求上都得到了升华,“载魂之舟”也成为全剧的戏眼。
全剧舞台设计雅致简洁,大量采用了山水画文字、印章、诗歌、纪大奎、苏东坡的诗文等作为背景,既衬托出了纪大奎的文人形象,折射出他的精神追求,也展现出了该剧强烈的中国传统文化风格。
川剧《草鞋县令》(2022版) 图据四川省川剧院
七场通过灯光和纱幕后软景的“暗转”换景实现了场次的无缝连接,使剧情发展更加流畅,舞台更加洗练。随着剧情,舞台灯光的颜色也发生变化,如在高景关山民“采茶”一段用绿光来衬托山水之色和茶之青色,一片青绿也昭示着高景关成为了被削去罪籍的山民的真正家园。在“古瀑口”,吴中隆率领众人戴着面具,手持火炬,变脸、跳祭祀舞蹈,此时打红光,灯光与情节呼应,营造出神秘、紧张的氛围。灯光的巧妙运用,使原本需要语言和布景来展现的内容通过最简洁的方式得以体现,也对观众产生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和更多的审美体验。
整出戏保持着浓郁的戏曲特征,充分运用了戏曲化表达,主演陈智林的表演唱腔都可圈可点,声音洪亮、节奏感强,音域宽广,川剧“四功五法”的程式化表演功力深厚,特别在“夜探李冰陵”一段中,其爬山、下坡、淌河都运用了川剧“须生”的传统表演程式,特别是摔倒时的一个“抢背”技巧,尽显60岁的纪大奎夜行山路的步履蹒跚之态,整段表演戏曲氛围浓厚,成为全剧表演的亮点之处。此外,帮腔出场与演员形成正面呼应,伴奏上台,鼓师亮相插科打诨等细节的处理也进一步扩展了戏曲韵味。在音乐上,“我们都是百姓养,碗里装的百姓粮”一段唱腔,采取了用调不用腔的表达方式,让话说到百姓心坎里,使人物显得更加亲切、落地。
川剧《草鞋县令》(2022版) 图据四川省川剧院
喜剧的表达方式是川剧的一大特色,该剧在某些场次中充分展现了川剧风趣幽默的一面,对四川的方言俚语运用贴近生活、诙谐幽默,如“帮重八重”、“松拋气胀,前后兜风,就像那水冲烂抹布,走一路挎一路”等乡言土语的运用,使情节生动有趣,具有浓郁的乡土情和烟火气,其中采用了“下乡检查”等词汇,更增添了一丝时代感。
戏曲剧目的故事情节需要曲折有致,角色行当的配搭也很重要,角色行当是戏曲塑造人物的表演规范和基础,演员演人物同时也要受行当艺术的规范,行当的不同其所表现的人物性格、行为方式和身份地位就不同,这也是戏曲塑造类型化角色的一种重要艺术手段,行当齐全可以使剧目人物类型更加丰富,不同行当的程式化表演可以充分展示出戏曲的虚拟性、意向性特征,增添戏曲剧目的形式美。该剧在行当设置上遵循了戏曲的表演规律,行当较为齐全,纪大奎为须生,杨承祖为小生,雍奴为小丑,石竹娘为青衣旦,吴中隆为花脸等。各角色行当中人物类型的精细化,使人物个性更加凸显,人物形象更加丰满、生动、传神。
新版《草鞋县令》在老版的基础上做较大的提高和完善,在讲好一位清官的故事的基础上,弘扬了中华传统文化,扩展了戏曲张力,提升了精神境界,使该剧成为了有温度、有亮点、有高度,艺术性和思想性并重的优秀剧目。